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深入分析行业,有没有什么可用框架?大多数人提到了市场规模、增长率、竞争对手、利润率等,总体感觉上就是信息非常零散,角度千奇百怪,估计很多初入行者看了后绝对是一脸懵圈,无从下手. 因为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分析框架,导致这些信息在人的大脑里无序储存,这种无层次无秩序感,直接加大了记忆上的难度,时间久了,如果不是专业从事行业分析的人士,一般人是很难学会并掌握这像技能的。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可供参考利用的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行业分析框架呢?这里就为大家带来具有“既视感”的,融合了经济学、营销学、战略学等多个学科的,便于大多数人理解和掌握的简易分析框架,如 上图所示。
这个分析框架是一个六层立体式渐进分析图,从六个方面,由近及远,由微观至宏观,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展开,基本上涵盖了行业分析的主要指标,便于初学者及有一定分析基础的人士使用,当然,每层的分析内容又会涉及到细分的、深入的一些二级指标,这里就暂时先不展开了,本文主要先从大的一级分析指标入手,将整体大框架介绍给大家,有利于大家记忆和使用。
第1层:行业概况
包含行业基本面的一些数据,比如行业整体规模、年度产销增长率,产业链分工上有哪些角色,各自的价值贡献是什么?在每一个产业链角色中,参与企业数量是多少?企业间竞争核心是技术还是营销或服务?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如何,与国外相比差异如何?
掌握这些基本信息,有利于从宏观整体对行业有一个大概的面上的认识,为后续展开具体深入的分析奠定基础。
第2层:4P –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为了便于分析者对于行业有一个具象、画面感式的了解,这层直接将分析者拉回最生动的现实,即回归“一线战场”,学过营销学的,基本上对4P非常熟悉,即我们常说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
我们这里要分析的内容是,看看这个行业到底是生产什么产品,它的功能、包装如何;
价格体系怎样,各级渠道商的折扣价是多少,终端消费者拿到手的价格又是多少?
这些产品又是通过哪些渠道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即这个行业的渠道模式是什么?是直销,还是渠道分销?
为了推广产品,厂家及商家各自的推广策略又是什么?厂家针对分销商,采取了哪些“推”式促销,针对消费者采取了哪些“拉式”促销?商家又针对消费者做了哪些推广?
第3层:市场结构
这是对行业内部结构做解剖式分析,如上所述,在了解了行业4P以后,很多分析者会觉得数据太多太散了,不知如何透过表象看本质,而市场结构的分析就是对这些微观数据做提炼、整合,力求在大脑里形成化繁为简的提纲挈领式的简洁感,包括市场集中度、差异化和进入壁垒。
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反映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集中度越低,竞争越激烈;
反之亦然,差异化是指市场上所有商品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差异化大小与竞争激烈程度成反比;
进入门槛会直接影响到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与否,特别是有些行业的准入制度,不符合条件的,不能进入该行业,比如国家控制的出版、石油、电力等行业。
第4层:产业竞争环境
这是企业对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做出的综合评估,即“五力竞争模型”,这是由哈佛商学院的大学教授,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创立的,至今仍是很多咨询公司,乃至大中型企业所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
它立体化、系统化地对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竞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为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下游购买者议价能力、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替代品威胁、潜在进入者威胁等五种力量。
其中购买者和供应商一前一后的议价威胁,是属于产业链上的纵向竞争,企业的具体经营就是在这五种竞争力量共同作用下开展的,不同的力量对比,决定了企业所处竞争生态的优劣,
比如中国服装代工厂,上下游均很强势,其生存在夹缝之中,获利甚微;
大卖场,下游消费者属于分散的个体,基本上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上游厂家也很强势;
中国的医院,下游患者分散且无任何讨价还价能力,对上游厂家议价能力较强,竞争者数量有限,且有相对的地域垄断,新进入者威胁并不大,无替代品。
第5层:行业发展阶段
这是从时间维度的分析,众所周知,行业的发展一般可分为萌芽、成长、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不同的行业,在每个周期上的长度和表现不尽相同,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同一产品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区分行业到底处于哪个阶段,可从市场规模、销售增长率、集中度、利润率、投资额等指标上入手分析,比如在成长期,销售增长率较高,参与竞争的企业较多,行业投资额明显加大,而在成熟期,销售增长率逐渐下降,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市场集中度提高,行业投资速度放慢。
比如当下风生水起的知识付费业,就处于成长期,各路玩家跃跃欲试,纷纷试水一搏。
第6层:行业外部环境
这是从整体宏观角度对行业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做的分析,影响到行业内企业的进出门槛、利润率、甚至研发生产、后续营销等,比如出版业对书号的控制,从源头上可以确保出版安全,这是对进入门槛的限制,还有一些行业有前置审批事项,也是从政策上对行业加以控制的一个表现。
又比如税收、汇率、社保等政策,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当下激战正酣的中美贸易战,对那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厂商,不可避免地会直接产生影响。
总结
具体这个框架到底适用于做什么,从实战层面来看,有项目可行性分析、市场调查、产品代理、多元化选择等多个层面,企业和个人依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运用,比如生产企业相对来说,用的更全面些,而商贸企业一般在选择产品代理时,运用的大多是其中的几个模块而已。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