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9点30分,阿里巴巴集团(09988.HK)在香港交易所鸣锣上市,开盘价187港元,较发行价大涨6.25%。

据招股书披露,阿里巴巴此次发行5亿股新股,另有7500万股超额认购权,按照176港元的定价,阿里巴巴最多在港集资1012亿港元(约合130亿美元),为2019年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

阿里巴巴也成为首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时隔七年,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正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挂牌股份代号为9988。

▲ 25日,阿里巴巴美股(NYSE)再度大涨1.96%,报价190.45美元,目前总市值为5091亿美元。

张勇与十位阿里数字经济体代表出席上市仪式。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不会出席上市仪式,由执行主席张勇、副主席蔡崇信主持敲锣仪式,另外阿里巴巴独立董事董建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港交所主席史美伦、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都会在场。

张勇致辞:回香港上市就是回家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今年是阿里巴巴20周年,在生日之际,我们迎来重要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感谢阿里巴巴过去20年对我们的支持,不断创新甚至不断试错。我们特地请了全球四大洲,八个国家的代表参加我们的上市仪式,5年以前,我们纽约上市,我们那时也是由8位客户敲响上市的钟声,今天新一代的10位敲钟,代表阿里的未来,阿里的国际化。

感谢港交所,过去几年香港的创新,使我们5年前的遗憾得以弥补,5年前我们说过,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一定会回来。我们还要感谢所处的时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给阿里巴巴的机会,实现我们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用数字技术来帮助我们客户共同走向数字经济时代。

▲张勇致辞

9:30am 敲响上市钟

▲张勇与十位全球客户代表,阿里从全球各地请来敲锣的生态伙伴。

全球客户代表齐聚港交所,为什么是这10个人敲锣?今天港交所的C位站了一排普通人,他们是阿里巴巴从全球各地请来敲锣的生态伙伴。

请生态伙伴敲锣,是2014年阿里赴纽交所上市时的创新之举,背后是阿里巴巴“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对比2014年和2019年,五年里阿里巴巴敲锣人的面孔发生了两个明显变化:从一群东方面孔变成了“世界面孔”;从一群电商人变成了覆盖不同业态的“跨界人”

这两个变化,折射了过去五年阿里巴巴成功从一家电商公司蜕变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数字经济体,也是阿里巴巴全球化业务高歌猛进的缩影

这10位来自全球的伙伴代表分别为︰

1. 新加坡店主Heng Mok Joo(王睦儒),他是唐人街上的“码商”,接入支付宝招揽中国客人,一天说上百次“你好谢谢支付宝”;

2.中国安徽乡村买手崔云,村里人称她为“村花”,因为她帮全村400多名村民上天猫买全球各地的好东西;

3.荷兰欧铁旗舰店小二Thom Valks(方韬睿),他用地道中文帮飞猪用户做规划,玩转欧洲;

4.马来西亚榴莲种植商Leron Yee(茹保顺)先生,每天早上五点上山收集“猫山王”,eWTP帮他搬上天猫,卖进盒区房。

5.泰国设计师Salisa,她在Lazada上开原创女装店,还直播卖货,她设计的裙子将纽约的时尚带进泰国街头巷尾;

6.土耳其母婴电商ebebek创始人Halil Erdoğmuş(哈利尔‧埃尔多穆斯),他被称作“超级奶爸”,因为他在速卖通上卖的自有品牌母婴产品,卖到了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7.卢旺达时尚创业者Kevine(凯文),她是卢旺达第一个把时尚品牌搬上电商平台的人,并闯进了马云公益基金会非洲创业者大赛前十;

8.中国物流分拣师袁文凯,他优化的智能分拣方案经历了2019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跨境订单的洪峰;

9.马来西亚物联网专家Tan Hanwei,他用阿里云技术帮助当地种辣椒的农民降低了种植成本;

10.龙舟运动爱好者王姣姣,她生活在澳洲,在天猫海外上订了一艘14米长的中国龙舟,15天后,这艘龙舟从8,000公里之外的杭州来到悉尼。

▲张勇、董建华与敲钟代表
▲大合照

▲ 阿里动物园

软银为最大股东,马云持股6%

根据阿里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目前软银持股25.8%、马云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高管持股0.9%。公众持股65.2%。本次全球发售完成后,软银仍为最大股东。

此外,招股书披露了阿里巴巴现有合伙人38人,马云、蔡崇信、张勇、蒋凡、井贤栋、彭蕾等。其中合伙委员会名单共计六人,包括马云、彭蕾、井贤栋、蔡崇信、王坚、张勇。

阿里强调,“市场上的双重股权结构,是指通过设置具有更高表决权的股份类别,将控制权集中在少数创始人手中。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不同于双重股权结构,它旨在实现一群管理层合伙人的共同愿景。尽管创始人不可避免地会在将来退休,创始人打造的企业文化也能通过这种合伙人制度得以传承。”

随着马云在今年9月10日正式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也在逐渐降低其在阿里的存在感。招股书中也表示,马云在有意逐渐减少且随后限制他在蚂蚁金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且前述经济利益的减少不以马云及其任何关联方从中获得任何经济利益的方式进行。马云也放弃所有权产生的相关经济利益,并在适当的情况下把利益转给阿里。

据招股书显示,阿里的业务分为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四大类。截至6月30日,阿里拥有约710家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和并表实体,约530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子公司。

此次阿里香港IPO募资主要用于三方面:实施其战略,包括驱动用户增长及参与度提升;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持续创新。

竞争方面,阿里表示,公司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如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全球及区域性电子商务企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以及数字媒体及娱乐领域的其他服务提供商。

在电商竞争日趋激烈下,破局是每个平台逃不过的难题。阿里早已在全球贸易中寻找增长点,这也是为什么马云一直在做EWTP的全球化电子商务平台。港股上市后,依托香港的优势,阿里业务能更好的拥抱东南亚,并辐射全球。

如今的阿里不仅是电商巨头,更是超级经济体。纽交所装不下它的野心,此次通过港股IPO能更好的激发公司整体价值。

阿里融资往事:曾让很多痛失的VC/PE抱憾

回望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涌现了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创投圈故事。

那是创业公司融资艰难的时代,1999年,阿里草根创业团队千辛万苦寻找VC,结识马云并加入阿里的蔡崇信,引荐阿里拿到了高盛和Fidelity Capital、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蔡崇信老东家Investor AB等投资方5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这一笔钱,令阿里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寒冬,也引来了软银的注意。

1999年10月,马云拜访孙正义,一场会晤改变了两个伟大公司的发展轨迹。对于软银初提的4000万美元融资,马云很是欣喜,蔡崇信却没有忙于接受。4000万美金融资的代价是拿出49%的股份,实在太多,后来在蔡崇信的几番斡旋之下,调整为2000万美元、20%的股份,免去了阿里在日后的发展中被软银过多制约的可能。

阿里巴巴美股上市后,软银的股权投资回报率达到3000倍,让人拍案叫绝,更是一举将孙正义推到日本首富的位置。但此后的近20年,软银却难以复制投资阿里巴巴的神话。

2005年,雅虎出10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获得40%的股份,成为互联网最大成功案例之一。有趣的是,在阿里美股上市之后,雅虎曾多次抛售阿里的股票套现虚名。

高盛曾雪中送炭,但未曾坚持到收获期就退场了。2000年呼啸而来的互联网泡沫,让刚刚成立不到1年的阿里置身资本寒冬,它当时急需200万美元进行周转。敏锐的蔡崇信得知高盛有意投资中国互联网领域,穿针引线,高盛最终投资了阿里330万美元,享有阿里巴巴26.4%股份。4年后,高盛因战略调整套现离场,将手中的股份以2200万美元卖给了GGV纪源资本,获利7倍。高盛是较早退出阿里巴巴的投资机构,尽管已经获利颇丰,但若坚持持有到阿里纳斯达克敲钟,回报将极其丰厚。

错过阿里,成为不少VC/PE难以弥补的遗憾。IDG资本熊晓鸽曾感慨,“IDG资本在中国投资了很多互联网公司,但却把阿里巴巴给漏掉了。1999年阿里巴巴获得高盛牵头的500万美金,遗憾是在硅谷敲定的,与我无缘;第二轮融资大玩家软银出现,不断支持马云;2005年雅虎与阿里巴巴10亿美元交易,则彻底关闭了阿里巴巴向VC基金的融资大门”。

还有太多的大佬错过了阿里。乐于做天使投资人的雷军,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见过马云,但雷军的下属觉得“这个人满嘴跑火车,是不是搞传销的”,雷军也说“他把自己项目说的那么大,怎么看都觉得像骗子”。柳传志也曾复盘联想的投资史,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投资BAT,更遗憾的是,包括阿里巴巴在内,这些公司都曾找上门来,他自觉“眼光没那么犀利,看的不够长远。”

阿里巴巴与资本市场的3次“情史”

香港敲钟,这是20岁的阿里巴巴与资本市场的第3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2007年阿里巴巴分拆B2B业务在香港上市,一度成为Google上市后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股IPO。此后,阿里巴巴的2C电商业务突飞猛进,再加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股市集体大挫,阿里的股价再也追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2012年,阿里巴巴提出私有化,在港股退市。

第二次是整个阿里集团的赴美IPO,也是曾叫港股遗憾不已的事件。2013年9月26日,时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的蔡崇信发文:“我们没有期望香港监管机构为了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做出改变。”这也间接宣告阿里巴巴谋求香港上市失败。

把阿里拒之门外,源于港股彼时的“同股同权”制度。2013年的阿里巴巴已完成多轮融资,大股东是软银和雅虎,他们当时分别持有阿里36.7%和24%的股权。与他们相比,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只占约10%,一旦在港上市,管理层将会“大权旁落”。于是阿里巴巴制定了合伙人方案,主张合伙人对董事会人选进行提名,而非按照持股比例分配董事提名权,即“同股不同权”。

显然,这与港交所此前一直坚持的同股同权原则相悖,最终阿里巴巴放弃了在港的上市计划。这实在可惜,因为据当时投资银行估价,阿里巴巴市值高达1200亿美元,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在香港上市,无疑会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的IPO。

此后,关于这个规则的争议更加甚嚣尘上,香港资本市场也逐渐酝酿出巨大改变。2017年底,香港联交所宣布将在主板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成为20多年来香港就上市规则作出的最大改革,并在2018年2月给出了方案细则,并在7月和9月迎来了小米和美团点评,让人不由回想李小加所说:“相信香港有条件打破美国吸纳中国新经济企业上市的主导地位”。

这一次,迎回阿里巴巴,对于港股来说无疑就是创造了新的历史。凭借阿里的强大号召力,和中概股回归的重要信号,一系列阿里系成员或围绕阿里系的消费业、零售业、金融业等新经济公司都可能追随其步伐,从而形成阿里系在港股的二级市场生态圈。

ATM首聚港股,迎来新交锋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一直被认为是港股的“大礼”,同时,港股也迎来了“二马”齐聚的时代。

多年前,腾讯和阿里巴巴一前一后在香港和美国上市,成就了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2004年6月,腾讯成功在港股IPO,时至今日股价已经上涨近500倍,成为“港股之王”;而阿里,2014年9月在美国IPO时,共筹集了250亿美元资金,成为全球规模最大IPO。

当年,接轨了不同的资本市场,一南一北交相辉映,阿里和腾讯之间却开始了更加全方位的竞争。

业内人士对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分析道:“之前对投资人来说,白天买腾讯晚上买阿里。如今,阿里回归对香港市场是有重大帮助的。在香港和美国都有腾讯系和阿里系的公司,其实在香港市场有一大批阿里系的公司,甚至超过腾讯系。”

投资界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阿里控股的港股公司有阿里健康、阿里影业、云锋金融、亚博科技控股,参股众安在线、中金等公司;腾讯控股一家——阅文集团,参股企业有易鑫集团、华谊腾讯娱乐、众安在线、微盟、美团点评、映客等。阿里奔向港股后,不仅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有重大意义,对于腾讯来说也是重大变数——港股之王名号或将不保。

2016年的亚布力论坛上,马云曾谈论过与腾讯之间的竞争,他直言:“如果你问马化腾,会不会跟马云竞争,他说不会,那是假话。如果你问阿里会不会跟腾讯竞争,我告诉你,以前我没想过,但现在我开始想了。以前我是嘴巴上硬,下手不够狠。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上,绝对不是消灭对手你就能活了,我已经放弃’你死我活’了,但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虽然此前港交所发布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但已赴美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想要来港上市仍然不易。阿里此次顺利上市,一方面,如蚂蚁金服等阿里系的新经济公司和还未上市的字节跳动、滴滴等独角兽都可能追随其步伐;另一方面,对于已在美上市的巨头,如百度、拼多多、京东等科技股都是强烈信号,他们也有望“回港”。

如今的港交所,一边是腾讯,一边是阿里,另一边还有不能忽视的美团和小米。阿里代表传统的电商,连接着人和商品;腾讯的微信和拓展出的社交电商,连接着人与人;美团代表着新消费,连接着人与服务;而小米更囊括了 loT智能硬件、零售等。这四者同时也在通过投资并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边界。

港股在全球交易市场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切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上市完整时间表

1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作为主体于港交所上市,市盈率曾一度超300倍。

2

2012年,从香港退市。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再战港股,港交所因“同股不同权”错失阿里。2014年阿里巴巴启动赴美上市,同年9月在纽交所正式挂牌,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创始人马云曾表示,“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

3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在主板上市规则中增加两个章节,其中一个就是接受同股不同权上市。后来,小米、美团均采用这种架构上市,为此次阿里重返港股打下制度基础。这也让阿里巴巴再次赴港上市成为可能。

4

2019年1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纽交所代码:BABA)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披露资金用途和持股结构等内容,正式确认香港IPO。11月15日,阿里巴巴宣布,拟以每股不超过188港元发售香港IPO股票,拟按代码“9988.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披露股权结构为:软银持股25.8%,马云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0.9%,其他公众股东持股65.2%。

5

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由国际发售和香港公开发售组成,共计发行500,000,000股普通股的全球发售确定发售价。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格均为每股176港元。根据阿里巴巴集团于纽交所上市的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的比率,发售价约合每份美国存托股180美元。

6

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09988.HK)发布公告称,按照发售价每股股份176港元计算,阿里巴巴将收取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875.57亿港元。公告显示,阿里巴巴全球发售项下的发售股份数目为5亿股,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5000万股,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4.5亿股。阿里巴巴称,拟将募集资金净额用于促进以下战略的执行,包括专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及持续创新。

7

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主板开始交易。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

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经过20年的发展,已从成立之初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发展成为初具轮廓的横跨数字商业、数字金融、智慧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提供商。阿里最新版招股书中披露,目前,阿里巴巴主要业务包括核心商业、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云计算四块。

2019年6月6日公布的2019财年年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3768.44亿元。2019年11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二财度营收1190.2亿元人民币,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达7.85亿,较2019年6月劲增30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1900万至6.93亿。集团收入增长40%至人民币1190.17亿元。

阿里巴巴大事记

1999年,马云等18人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

2003年5月,成立淘宝网。

2004年12月,推出支付宝。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十周年,同时阿里云计算。

2010年4月,推出全球速卖通。

2010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合伙人制度。

2011年6月16日,淘宝网分拆为三家公司一淘网、淘宝网、淘宝商城。

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代码1688)在香港联交所退市。

2014年6月,收购UC优视,收购文化中国传播(现称“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约60%股权。

2014年7月,与银泰成立合资企业,投资高德。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

2014年10月,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成立。

2015年2月10日,与蚂蚁金服集团完成重组,蚂蚁金服为支付宝的母公司。

2015年6月23日,与蚂蚁金融合资成立“口碑”。

2015年7月15日,成立阿里音乐集团。

2015年12月17日,斥资12.5亿美元成饿了么第一大股东。

2016年4月6日,合一集团(优酷土豆)正式完成私有化,成为阿里大家庭一员。

2018年10月12日,饿了么和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2019年9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张勇接棒。

图解4万亿市值的阿里巴巴是怎样练成的。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
募资金额预计约为880亿港元

一家国际资本最为期待的跨境上市公司今日正式诞生。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11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股票代码为“9988”,募资金额预计约为880亿港元,这也是9年以来,中国香港股票市场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跨境上市案例,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担当承销角色,投资者参与数量近20万户。

多位私募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后最大的受益者除了自身以外,另一个就是港交所,引入阿里巴巴将有效提升港交所抗风险能力,提升对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吸引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此时布局阿里巴巴可能不会是最佳时机,同时,阿里巴巴与腾讯不会产生替代效应,但可能对资本的流向产生影响。

多家跨国投行承担募资角色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的上市堪称“巨无霸”,这是因为阿里巴巴此次的募资金额相对较高,对于中国港股上市定价为每股176港元,至少募集资金为880亿港元,这是9年以来,中国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案例,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跨境上市募资案例。

  按照阿里巴巴的上市战略规划,计划将全球发售募资资金用于战略需要,业务发展包括用户增长与参与度的提升,助力公司实现数字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及持续创新。记者发现,阿里巴巴此次发行募集资金的承销商,包括了星展亚洲融资(DBS)、UBS、JP摩根、摩根士丹利、工银国际证券、中金公司、德意志银行、中信里昂证券、招银国际融资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等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投资者参与数量近20万户,为19.57万户。

  在采访中,《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内地百亿元级私募也参与阿里巴巴新股发行。上海某百亿元级私募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公司参与了阿里巴巴打新行为,鉴于目前的持仓情况,暂不便接受采访。”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告诉记者,尽管阿里巴巴上市得到了资本的青睐,但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的根本原因是能够帮助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着手跨境市场募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本风险。此前,大量国际资本都试图做空中概股,阿里大股东Altaba (Altaba是雅虎核心业务出售给Verizon后,更改的新名字)就曾宣布,于2019年5月20日开始出售所持的阿里巴巴美国存托股票,目前其持有阿里的股份已经下降到9.4%。可以预期,回归港股后,阿里巴巴的市场承受力会大大增强,对股价也会有所提振。

  “其实另一个主要受益者是港交所。”岑赛铟告诉记者,目前恒生指数每天成交额不足千亿港元,活跃度不如沪深两地市场,引入阿里巴巴可以有效提升港交所抗风险能力。同时,对于港股而言,阿里巴巴此时入场,能够提升港股对科技公司的吸引力,驱动更多同类公司进入,活跃资本市场。

  不过,对于阿里回归的示范效应,分析人士认为:“应保持观望态度,美股市场的中概股,青睐港股市场的并不多见。但如果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场中确实表现出色,纳入港股通后又吸引了大量南向资金,或许会让一些等不及CDR的中概股波动。”

  美港投资创始合伙人张李冲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阿里巴巴新股定价相当于美股市场的180美元/股左右,没有明显的折扣,所以公司没有参与打新。“目前阿里巴巴的估值基本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具备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上市短期可能会因为资金追捧而上涨,但长期还是和美股走势趋同,与基本面的变化趋于一致。”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美股和港股市场来说,投资者比较偏于理性,炒作股价的概率小一些,因此,此时买入阿里巴巴的新股能否赚钱,不能以A股的思维去考虑。“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与其在中国香港上市的ADR是‘镜像’关系,也就是说,在中国香港买还是在美国买,享受的收益基本上相差不大。”

与腾讯有可能产生资本分流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大部分股份依然在纽交所交易,以美股作为参考价计算,新股发行折价率不足3%,比如短期内通过打新套利,上涨空间是有限的。此外,虽然低估值的港股具备投资价值,但是目前港股依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多位分析人士建议谨慎为主。

  岑赛铟认为,从长期来看,阿里巴巴依然是国内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从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阿里巴巴在零售业务方面仍然保持强力增长趋势,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营收同比保持了40%的增速,主营业务核心电商收入占比86.6%,其中,广告、佣金、新零售是核心电商收入的大头,广告与佣金收入分别增长了27%、23%,新零售业务增长134%,在云计算等新业态方面,也还有不错的上涨空间。

  岑赛铟说,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场直接控股的有阿里健康、阿里影业、亚博科技控股三家公司,还有高鑫零售等8家阿里持股或间接持股的相关公司,此次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或许会带动相关公司股价有所变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赴中国香港上市后,港股市场也将随之迈入互联网“阿里+腾讯”双巨头时代,阿里巴巴能否取代腾讯成为新一代股王成为了期待。

  深圳某股权私募公司认为,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家业务不太一样,不存在“替代”可能,前者着重电商和云业务,后者更多发展游戏和广告业务,很多投资者会同时考虑参与两只个股的投资。(来源:证券日报)

更多阅读:

已经有纽交所了,阿里为啥还要在香港上市?
http://www.twoeggz.com/news/1575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