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明
来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原标题:抢夺“上市第一股”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上演一场史无前例的“第一股”争夺战。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顶着“某某上市第一股”的旗号,跑步登陆资本市场。
比如年轻人上瘾的新式茶饮奈雪的茶,很多人吐槽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怪兽充电,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都在近期公开提交了IPO申请。
再比如,共享单车幸存者哈啰出行,前置仓生鲜电商的后来者叮咚买菜,线下水果连锁公司百果园,互助保险中介平台水滴筹,都在最近一个月传出了正在准备IPO的消息。不出意外,它们都将在2021年上市。
以上这些公司很有意思,它们都处在一个垂直的细分赛道,有一到两个死对头,面临高度同质化的竞争,谁也干不掉谁,谁也不服输。奈雪的茶VS喜茶,叮咚买菜VS每日优鲜,百果园VS鲜丰水果,水滴筹VS轻松筹,怪兽充电所在的“三电一兽”,旷视科技所在的“AI四小龙”,都是相似的剧情。
更重要的是,它们所在的赛道,还没有公司上市。所以,谁先上市,谁就能拿下“上市第一股”的旗号。
上市不是解药,但能提供弹药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IPO当天就能募一大笔钱。拿到了钱,壮大了名声,转身就去抢市场,这显然会对未上市的对手造成压力。
在这个IPO继续疯狂的2021年,上市仿佛变成了家常便饭。互联网的城头变换大王旗,如今,“上市第一股”的大旗立在那里,创业者们摩拳擦掌,他们要开抢了。
抢夺“第一股”
先把这些打算开抢的选手们列个表,你就会明白,“抢夺”一词,并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
以生鲜电商为例,在前置仓这个赛道,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对手,也是这个赛道的前两名。每日优鲜坐镇北京,叮咚买菜盘踞上海。
过去,这两家公司竞争的焦点在于抢地盘。2019年上半年,每日优鲜进军上海,打进叮咚买菜总部,号称要砸下10亿拿下上海市场第一,但最后未能成功。2020年上半年,叮咚买菜正式进京,在北京快速开设前置仓,正面对战每日优鲜。
资本已经划分阵营。每日优鲜背后是腾讯投资,叮咚买菜背后是高榕资本和红杉资本,双方没有特别有分量的共同投资人,所以合并的可能性不大。每日优鲜的融资已经到了第十轮,叮咚买菜也到了B+轮,于是接下来,市场开始关注他们的上市进程表。
共享充电宝赛道更为典型。这个行业的头部玩家有四个——“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它们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几乎完全相同,比拼的是资金和渠道能力。
去年6月的时候,浙江监管局披露,小电科技已经与浙商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打算在国内IPO。这是第一家传出上市消息的共享充电宝玩家。然而今年3月,怪兽充电突然公开向美国SEC提交IPO申请文件,计划上半年在纳斯达克挂牌。
从上市流程上来看,美股要比A股速度更快。尤其是在提交招股书之后,美股最快不到一个月就能正式挂牌,而国内要耗时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所以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怪兽充电大概率会抢跑在小电科技之前,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老虎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对深燃说,公司筹划IPO的时间周期,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甚至更久。以美股为例,整个IPO周期是6个月到9个月之间,从公开招股书到正式IPO,一般时间是1个月左右。但外界看到一家公司的IPO进度,往往是在公开招股书的时候,而在那之前,有些公司会提前私密提交招股书,提前跟美国证监会有大量接触。
所以“抢夺第一股”的发令枪,其实在一家公司正式IPO之前半年甚至更久之前就已经打响。
类似的故事在去年下半年已经上演过了,当时的剧本是争抢“巨头金融科技第一股”。
蚂蚁、京东数科、陆金所,分别是阿里、京东、平安集团这三大巨头旗下的子公司,它们分别在去年8月、9月、10月公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时间节点非常紧凑。从一开始的进度来看,规模最大的蚂蚁速度也最快,陆金所速度最慢。但最后实际的结果是,陆金所在提交招股书后,只用了22天就在纽交所闪电上市了,抢下了第一股的旗号。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蚂蚁上市被叫停,京东数科也暂时没了消息。
如果说2020年互联网公司对于第一股的争夺还只是小打小闹,那2021年就是大打出手了,甚至连线下的传统企业也开始加入这场竞赛。
百果园和鲜丰水果一直在争抢“水果连锁第一股”。早在2019年12月的时候,鲜丰水果就与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百果园在2020年6月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境外上市的材料。然而到了2021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鲜丰水果在1月终止了和中信证券的协议,有媒体报道称改换为中信建投。百果园则改为在国内创业板上市。长达近两年的IPO赛跑,或将在2021年迎来结果。
一位在外资投行做承销的业内人士讲述,他的工作就是找到那些准备上市的公司,拿下项目,给它们做包装,把股票卖出去。他告诉深燃,PPT很重要,概念很重要,故事很重要,而“第一股”就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故事。
老二比老大更着急?
挤破脑袋要上市,这些公司在急什么?
一位曾从事FA业务的投资人对深燃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上市,过去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陪跑。因为互联网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赢者通吃,一些明星赛道的第一股往往能享受很高的估值溢价,进而压缩其他玩家的生存空间。
最典型的是十年前的“视频网站第一股”之争。2005年成立的土豆网是全球最早上线的视频网站之一,2010年11月,土豆网即将赴美上市之际,创始人王微陷入和前妻的财产官司,导致土豆网的上市申请被迫推迟。次月,土豆网的竞争对手优酷在纽交所上市,成为“视频网站第一股”,首日股价大涨160%。第二年土豆网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2%,市值仅为优酷的四分之一。后来,土豆网被优酷合并。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上市的时机很重要,第一股的名头也很重要。
另外还有58同城和赶集网。这是两家过去打仗打了很多年的公司,它们的商业模式大同小异,在同一个赛道里打得头破血流,姚劲波和杨浩涌谁也不服输。2013年10月,58同城在美股上市,成为“分类信息第一股”,2015年,58同城合并赶集网。
借助IPO的助力,有时候老二也能干掉老大,麻雀也能变凤凰,战局可能在瞬间发生改变,原本势均力敌的格局,可能因为IPO而重新分割。这种现象一直到现在,依然在发挥作用。
赶紧冲一把,上市占个座,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共同的想法。
从实际的进度来看,老二似乎比老大还要急切。
过去几年火爆的新式茶饮赛道,龙头公司一直是喜茶,从门店数量、产品的网红程度、收入规模来看,喜茶都要优于奈雪的茶。但奈雪紧追不舍,在资本市场上更为主动,显得比喜茶焦急很多。
2019年7月喜茶被曝出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90亿元,超过此前奈雪60亿元的估值,仅一个月后,奈雪就被曝出已与投行接触,有意赴美上市。后来有关奈雪要上市的传闻就一直没有间断,而奈雪始终没有承认。
另外,从下沉市场崛起的新茶饮品牌蜜雪冰城,也已经传出计划在A股上市的消息,上市的筹备已到最后阶段,预计年内完成上市流程。
随着奈雪提交招股书,按照美股的上市流程,奈雪将拿下新式茶饮第一股的旗号,这将为奈雪接下来继续和喜茶竞争提供更多弹药。
在生鲜电商赛道,过去市场一直在等待每日优鲜的IPO,因为它最早尝试前置仓模式,且规模最大,叮咚买菜属于后来者。
去年7月,每日优鲜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者阵营中出现了中金资本、工银国际、高盛资产。一位跟踪每日优鲜的投资人告诉深燃,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IPO信号,因为这三个机构都有投行性质,参与的多是Pre IPO的项目,这至少说明每日优鲜已经有IPO意向了。有意思的是,几乎同时,美菜公司宣布新任CFO王灿到岗,王灿是复星集团原CFO,新聘CFO一般被视为启动IPO的信号。
而在今年2月18日,叮咚买菜和美菜网同时传出计划IPO的消息。彭博称叮咚买菜考虑最快年内赴美IPO,正在与顾问机构磋商,美菜的IPO计划也处在探索阶段。
所以如果每日优鲜的IPO计划没有更多新进展,叮咚买菜和美菜有可能会后来居上,抢下“生鲜电商第一股”的旗号。
“现在一级市场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资金不断向头部集中,好项目拿钱拿到手软,次一些的项目无人问津,所以,上市对于非头部项目而言,也许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上述跟踪每日优鲜的投资人说。老二已经处于劣势,如果不上市,或许会更加被动,IPO也许能扳回一城。
成也第一股,败也第一股
资本市场的确存在“第一股效应”。
最典型的例子是电子烟。去年7月思摩尔在港股上市,成为“电子烟制造商第一股”,今年1月悦刻在美股上市,成为“电子烟品牌第一股”。
有一位散户投资者,同时参与了思摩尔和悦刻的IPO打新,她对深燃说,思摩尔IPO之前,市场对电子烟了解不多,当时市场很冷清,参与申购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散户打新的中签率很高,她随便打了一下就中了三手。结果思摩尔IPO当天股价大涨150%,到现在已经涨了近4倍。
这点燃了市场情绪,导致悦刻上市时,投资者认购非常火爆。悦刻上市当天开盘股价暴涨104%,直接触发熔断停牌,收盘涨146%。
第一股的诞生,就像是投石问路,一颗石子丢下去,如果反响热烈,就会有更多的石子争先恐后扔下来。
这也会带来竞争对手的价值重估。
去年11月之前蚂蚁即将上市时,竞争对手腾讯却股价大涨。因为当时投行给出了蚂蚁2.1万亿元的天价估值,而腾讯市值才不到6万亿元,这还是包含了微信支付的估值。投资人一对比,发现腾讯被低估了,于是疯狂买入。
相同的故事也在快手身上发生。快手今年2月在港股上市,抢先抖音一步,成为“短视频第一股”。快手上市前夕,已经上市的B站股价大涨。跟蚂蚁和腾讯的故事一样,投资人对比快手和B站,觉得B站太便宜了。
每一次各种名目的“第一股”上市,就是给波澜不惊的湖面丢下了一颗巨石,让市场情绪变得亢奋,就连竞争对手也跟着从中受益。
然而,任何故事都有两面性。上市这件事情,上得好就是弯道“超车”,上得不好就是弯道“翻车”。而在实际情况中,翻车的概率要比超车大得多。
2019年4月,曾孵化出张大奕的网红电商公司如涵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网红电商第一股”。当时直播带货火热,这算是个热门赛道。然而,如涵上市首日股价就破发,暴跌37%。
当时市场上投资人的主流观点是,如涵的商业模式没有经过验证,如果不能持续孵化出新网红,这个模式就难以为继。2020年11月,如涵宣布退市计划,私有化价格相比发行价跌去了77%。
还有以大规模烧钱著称的二手车电商。2018年6月,二手车平台优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优信从和瓜子、大搜车的激烈角逐中杀出来,成为“二手车电商第一股”。
然而,当时整个二手车电商行业的商业模式还处在争议中,投资人最大的质疑就是能否盈利。优信在上市前两年净亏损50多亿元,所以也有“流血上市”一说。果然,优信上市当天股价盘中两度破发,一周之内便跌破发行价。而曾多次传出上市计划的瓜子、大搜车,直到现在也没有上市。
另外,蚂蚁上市失败,京东数科受牵连;AI四小龙前赴后继提交上市招股书,但时至今日都还在路上。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所以号称“第一股”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可以对标的对象。“先驱”弄不好就会变成“先烈”。故事再美好,投资人不买单也是白搭。
某种意义上,“第一股”在资本市场扮演的是一个试水者的角色。在IPO继续火爆、打新狂热的2021年,勇于下水吃螃蟹、争做“第一股”的公司越来越多。现在的局面变成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市了再说。
这一方面是因为股市火爆,二级市场上的钱很多,另一方面,各大综合型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已经上市了,现在活跃的都是各大垂直细分赛道的公司,对于二级市场而言是稀缺的。
“上市第一股总有些稀缺性,其实要分的话,很多阿猫阿狗都可以做到细分领域的第一。”国泰君安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对深燃说。
所以,过去“第一股”上市能不能吃到肉,其实是看天吃饭,但现在的情况变成了:谁能先上市,谁就能先吃到肉。
当然,疯狂派对总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大快朵颐之后,往往会剩下一地残羹冷炙。但激进的创业者们总会认为,他们一定不是裸泳的那一个。